【貌合神离什么意思】“貌合神离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表面上看起来关系密切、和谐,但实际上内心却有分歧或矛盾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、合作状态或团队内部的情况。
一、成语解析
- 词义:表面一致,内里不和。
- 结构:“貌合”指外表上的融合;“神离”指内心的疏远。
- 使用场景: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如同事、朋友、夫妻、合作伙伴等。
- 感情色彩:含贬义,带有批评或惋惜的意味。
二、常见用法举例
例句 | 释义 |
他们虽然经常一起开会,但彼此之间早已貌合神离。 | 表面上一起工作,实际关系紧张。 |
这对夫妻表面上恩爱,实则貌合神离。 | 外表和谐,内心已有裂痕。 |
合作伙伴之间虽然签了协议,但实质上是貌合神离。 | 表面合作,实则各怀心思。 |
三、成语来源
“貌合神离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外若相和,内实乖离。”后来被广泛引用,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之一。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面和心不和、同床异梦、貌是情非 |
反义词 | 心心相印、志同道合、同心协力 |
五、总结
“貌合神离”强调的是表面与内在的不一致,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复杂状态。在现实生活中,这种情况可能源于沟通不畅、利益冲突或情感变化。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,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。
概念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貌合神离 |
含义 | 表面一致,内心不和 |
结构 | 貌合 + 神离 |
用法 | 描述人际关系、合作状态 |
情感色彩 | 贬义 |
来源 | 《后汉书》 |
近义词 | 面和心不和、同床异梦 |
反义词 | 心心相印、同心协力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貌合神离”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工具,更是一种对人际关系深层次观察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