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务正业的务在文言文中的意思】“不务正业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专心于本职工作或正当的职业,而去做其他无关的事情。其中,“务”是这个成语的核心字之一。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,有必要从文言文的角度来分析“务”的具体用法和意义。
一、
“务”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多义词,根据语境不同,可以表示多种含义。在“不务正业”中,“务”指的是“从事、致力、专注于”。因此,“不务正业”可理解为“不专注于自己的职业或本分之事”。
下面是对“务”在文言文中的常见含义进行归纳总结,并结合“不务正业”的语境进行解释。
二、表格:文言文中“务”的常见含义及例句解析
文言词 | 含义 | 释义 | 例句 | 解析 |
务 | 从事、致力 | 指做某事,专注某事 | 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君子务本。” | 君子致力于根本,即注重基础或本职工作。 |
务 | 追求、谋求 | 指追求某种目标 |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务民之义。” | 以百姓的道义为追求。 |
务 | 事务、职责 | 指日常的工作或任务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诸侯各就国,务其事。” | 各位诸侯各自回到封地,处理各自的事务。 |
务 | 一定、务必 | 表示强调 |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务农重谷,民乃大安。” | 一定要重视农业,粮食充足,百姓才能安定。 |
三、结合“不务正业”的语境分析
在现代汉语中,“不务正业”通常指一个人不专心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而是去做一些与本职无关或不正当的事。例如,一个医生如果不去看病,却去开餐馆,就被称为“不务正业”。
从文言文的角度来看,“务”在这里的意思是“从事、专注”,所以“不务正业”就是“不从事本职工作”,即不专心于自己的职责或正当事业。
四、结语
综上所述,“务”在文言文中主要有“从事、致力、事务、务必”等含义,而在“不务正业”中,“务”主要表示“从事、专注”。因此,“不务正业”意为“不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或正当事业”,是一种带有批评意味的说法。
通过了解“务”的文言含义,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来源和深层意义,从而在使用时更加得体、恰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