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人说的】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《三字经》。但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。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,他提出了“性善论”,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会影响人的发展。
虽然《三字经》是后来编写的启蒙读物,但它广泛传播了孟子的思想,使得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成为广为人知的一句话。
以下是对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出处及背景的总结:
| 项目 | 内容 |
| 句子来源 | 《三字经》 |
| 思想来源 | 孟子的“性善论” |
| 出处原文 | “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 |
| 作者/编者 | 《三字经》传统上认为由宋代王应麟所著 |
| 思想内涵 | 人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,后天的行为习惯影响性格发展 |
| 历史地位 |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经典表述之一 |
总的来说,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虽在《三字经》中出现,但其哲学思想源自孟子。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教育、伦理道德体系中具有深远影响,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讨论。


